儲能溫控發(fā)展和市場概況50問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3-10 瀏覽次數:1432
一、溫控行業(yè)發(fā)展概況介紹
1、發(fā)展概況:
溫控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應用,當時還未有“儲能溫控“的定義;
2010年溫控應用于電池溫控;溫控發(fā)展與電池發(fā)展密切相關,2016年之前主要使用鉛酸電池,能量密度較低,容量跟不上去,發(fā)熱量小,所以溫控行業(yè)發(fā)展緩慢;2016年后鋰電池開始應用,溫控行業(yè)發(fā)展快于之前,但市場容量較小,不超過3000萬;
2017、2018年寧德時代、比亞迪、陽光等集成商行業(yè)起步加快,帶動溫控行業(yè)較快發(fā)展。針對該行業(yè)集裝箱應用的溫控產品在能量跨度和產品形態(tài)上比以前更成熟;
2019年寧德時代提出,隨著儲能的發(fā)展,將產品轉成液冷。寧德19年底20年初開發(fā)了液冷pack,溫控廠家開始做液冷溫控產品,但此時廠商大多處行產品開發(fā)階段,距離應用還有一段時間;
2021年,寧德時代液冷產品推出,液冷的概念進入大眾視野,一直到2022年,液冷整體上變化比較快。
2、目前競爭格局:
不同行業(yè)背景的溫控企業(yè)進入儲能溫控領域,液冷比風冷空調參與的企業(yè)更多。風冷行業(yè)規(guī)模小,市場容量不大,沒人看重這個市場,但液冷溫控跟其他行業(yè)有關聯性,他們有液冷產品,或者產品和電芯有關聯,與該行業(yè)發(fā)展相互促進,發(fā)展較快。除英維克、黑盾、蓋鼎等儲能溫控行業(yè)原有廠家,來自車用品、工業(yè)溫控和數據中心的不同背景企業(yè)也進入儲能溫控。不同行業(yè)需求不同,產品的形態(tài)、自身配置、控制上有差異,溫控產品并非在儲能行業(yè)首次應用,空調等很多行業(yè)已經在用溫控,所以其他行業(yè)的溫控產品不能照搬過來直接用,需要與電芯等匹配。
液冷市場競爭比風冷更激烈。英維克入行早,市占率、客戶占比遠高于其他家,同飛、高瀾、松芝、空調國際、同飛市場推進較快。液冷行業(yè)競爭比風冷激烈,參與的溫控廠家更多,風冷只有五六家,液冷現在已經差不多20家,以后還會有新的參與者進來。總體上近兩年行業(yè)變化較大。
二、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
Q1:儲能系統(tǒng)落地過程中,溫控與集成商、EPC的合作模式?各模塊單獨招標還是集成商進行集成交付?
A:溫控廠家與集成商關系更緊密,產品更多是給集成商,招標也是集成商發(fā)起招標。EPC沒有太多參與,溫控廠家可以與EPC進行商務關系的溝通,但招標還是在集成商這邊完成。
Q2:今年同飛進展比較快,與陽光已經有合作關系,是什么合作模式?招標時優(yōu)先選用產品還是直接固定選擇同飛作為特定產品供應商?
A:①年度招標基本確定供應商。例如陽光招標同飛和英維克兩家,陽光的溫控供應商就是他們,不會找其他廠家。②招標只能確定本年采購份額,供給先后由集成商決定,中標不代表份額一定會在今年供給完成。同飛中標金額超過英維克,但同時供或者誰先供誰后供不確定,由集成商決定,陽光可以
上半年優(yōu)先選擇英維克供應,下半年同飛供應,兩家不一定同時供貨。
Q3:同飛比英維克拿到更多中標金額,是因為產品競爭力更強嗎?
A:同飛的價格優(yōu)勢保證了他的招標份額,產品沒有太大超越。陽光今年招標更多考慮價格因素,去年陽光儲能毛利率低,所以今年成本把控較緊。同飛招標時存在價格優(yōu)勢,但產品上目前看不出太大優(yōu)勢。同飛入行較短,陽光也是他目前唯一的大客戶,其他進展相對緩慢。
Q4:高瀾之前做風冷儲能、電動車溫控,從其他賽道切換到儲能溫控,需要做哪些技術和非技術的改進?
A:取決于進入哪個賽道。
①目前儲能溫控風冷液冷并存,同時進入不太現實。因為二者產品形態(tài)、配置結構不同。
②做風冷更不現實,風冷發(fā)展時間長,較為成熟,產品類別更多,進入該領域需要開發(fā)的產品更多,部分產品還需要到國外跟經銷商取得認證,投入時間精力更大,所以新進入企業(yè)不太可能進風冷領域。高瀾的風冷應用于其他行業(yè),并沒有用于儲能,他收購了東莞一家電動車新能源相關的公司,但產品不是完整的溫控產品,所以基本與儲能溫控沒有關系。
③高瀾也是以液冷方式進入儲能溫控,液冷與他原有行業(yè)的關聯性更高,例如他之前在風電、電力電子、SVG領域有基礎。但儲能液冷與他原有的液冷產品本質上有較大區(qū)別,他原有領域的液冷比較簡單,不需要用壓縮機,系統(tǒng)相比儲能系統(tǒng)更簡單,儲能系統(tǒng)更復雜,要求更高。所以高瀾現在雖然有液冷經驗,但pack、電芯領域的溫控對他們也是新領域,目前產品能做出來,但無論是產品可靠性還是客戶積累、自身亮點提升等方面,要做到領先同行還需要時間。如果不懂行業(yè)和電芯的需求,要提升產品創(chuàng)新點也需要時間。
Q5:1GWh的儲能產品,溫控成本占多少錢?
A:①風冷相對價格穩(wěn)定,3000萬左右,風道價值低,沒有太多技術難度,集裝箱廠可以直接做,一般不包含在溫控領域;②液冷應用比風冷復雜,包括液冷機組、管路、接頭、pack在內的液冷板四部分,系統(tǒng)復雜;管路集裝箱廠無法提供,需要特殊定制設計,針對不同項目也需要定制開發(fā)和設計;四部分今年整體6000多萬。
Q6:招標主要是確定份額,會不會有總額度?比如寧德說今年總共招標多少,再確定不同廠商不同價格的份額。
A:①招標時有招標總量,但根據總量算總金額算不清楚,因為每家報價有差異。②招標完后各家的中標額可以算出來。例如100GWh,某家中了30\%,這30GWh的價格在中標時就確定了,但無法確定是不是今年30GWh一定能交付完,因為集成商決定交付先后順序,交付完所需的時間段不確定。
Q7:會規(guī)定交付時間段大概多長嗎?時間過長中標額的參考意義會變小。
A:基本年度招標大部分會在該年度完成。今年陽光上半年用了部分去年的溫控產品,所以今年的招標額度可能留到明年交付,但正常情況下大部分都會本年度完成。除非因為產品質量等原因,那就不可控。
Q8:寧德Enerone液冷機柜的溫控供應商是誰?哪些部件是溫控供應商做的?哪些是寧德做的?
A:①液冷板目前已經很少由溫控廠商提供,能力強的集成商可以自己做:之前說液冷機組、管路、接頭、液冷板四部分6000多萬,液冷板的1000多萬可以扣掉,實際上溫控就包括三部分:機組、管路、接頭共5000多萬。盡管液冷板在溫控系統(tǒng)里,但液冷板多由pack廠家或者能力強的集成商自己完成,能力強的集成商甚至自己解決管路和接頭。寧德時代的供應商只供應溫控技術,管路都是寧德自己完成,包括陽光這種溫控能力強的公司都會自己做。
②但行業(yè)內并不是所有廠家都有能力自己做溫控。很多時候管路、機組、接頭都是外購的。
③外購時一般幾部分會找同一家溫控廠家:第一,從系統(tǒng)角度出發(fā)要保證電芯溫差更小,找不同的廠家會導致產品匹配度不高;第二,從質量售后和供貨便捷性的角度,單一廠家能避免發(fā)生質量問題后相互推諉。不過不同集成商有不同需求,寧德只針對單獨溫控產品,不涉及管路、接頭,其他集成商管路、接頭和機組是一體的需求。
Q9:無論怎樣,液冷板都不是溫控廠家做?
A:是的,溫控廠家有能力做液冷板,但是液冷板與電芯關聯度太高,只有了解電芯參數和物理特征后才能更好地設計液冷板,但寧德不可能把電芯參數開放給溫控廠家。雖然現在寧德的液冷板不是自己設計,但他與現有供應商合作年限更長,關系穩(wěn)定,不太會與新的液冷板廠家合作。出于保護電芯參數的目的,他的液冷板供應商越少越好。
Q10:但液冷19年才開始做,是否還比較新?
A:動力電池也有液冷,比大儲發(fā)展更早。這些供應商從動力電池就培養(yǎng)起來了。
Q11:寧德自己設計接頭和管路,管路怎么走也是自己設計?
A:陽光就是自己設計的,產品發(fā)布時重點強調了管路設計的問題,他的管路設計能保證溫差低于2.5度。
Q12:未來隨著集成商對自身產品要求更高、自主可控性更高,會不會都想去自己定制化管路?那溫控供應商就只能去做機組?
A:還是要區(qū)分看待。①陽光、寧德、比亞迪等大型集成商的需求早于行業(yè)需求,所以他們的管路、接頭、機組都是定制的。寧德機柜應用的機組是他們先提出要這個產品然后再驗收,陽光、比亞迪也是一樣。大型集成商的產品是整個系統(tǒng),對溫控產品有自身要求,溫控的性能、結構、與整體系統(tǒng)的匹配、與BMS的互動等都有要求。陽光不會接受寧德時代用過的東西,而是會突出自身產品優(yōu)勢,所以會選擇定制。②管路、接頭本身就是定制化產品,每個箱體的管路都不一樣,布局結構和排列都存在細微差異,很難有標準化產品,基本要根據每個廠家或者項目定制。
Q13:目前溫控供應商毛利率達30\%,與產業(yè)鏈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相比整體偏高,但行業(yè)壁壘不高,集成商采購時怎么與溫控供應商協商?較高溢價在未來會不會被壓低?
A:①陽光、寧德等由于量大,所以議價能力強,他們給的價格不會太高,雖然不一定都是最低價供應商中標,但招標流程會使得整體價格下滑幅度更大。陽光溫控產品的中標價格比行業(yè)平均偏低。
②溫控毛利不算很高,只是行業(yè)剛開始發(fā)展,液冷大批量應用不過兩年,不能一開始毛利率就在低谷。不過毛利確實每年有下滑趨勢,無法避免,因為正常行業(yè)發(fā)展都有幾個點的降價幅度。
③競爭格局可能會愈發(fā)激烈,例如同飛、高瀾等進入,不排除廠家低價掠奪市場的可能,對行業(yè)毛利下降的推動作用較大?,F在整個行業(yè)毛利率平均30\%,有一些廠家還到不了30\%,因為要去搶市場需要低價作為突破口。
④我認為整體來看價格會往下走,行業(yè)規(guī)模化效會導致正常的成本下跌,今年價格已經比去年降了很多,未來會繼續(xù)至少以每年5個點的速度下降。
Q14:去年溫控液冷系統(tǒng)加起來還有9000萬,今年只剩6000萬,下降幅度挺大。
A:①去年行業(yè)的量不夠大,液冷存在開模費用,量上不去的話哪怕平攤費用后價格還是比較高。②去年溫控廠家的成本比較高,原材料、單位生產成本高,液冷板成本高,同時管路、接頭去年剛開始用,價格還沒有完全透明,相對較高,但今年整體上回歸了一部分正常價格。
Q15:溫控到相對成熟階段后價格會是多少?儲能行業(yè)成熟后,溫控的毛利率大概多少?
A:①數據中心溫控毛利率低于30\%,通訊溫控毛利率不到20\%。數據中心溫控相對成熟,玩家已經定型,沒有太多新廠家進入,儲能溫控從長遠趨勢看,基本會像數據中心的格局轉變。②儲能領域國內國外都在開發(fā),國外毛利高于國內。借鑒通訊溫控市場,海外通訊毛利高于國內。儲能也是類似,如果廠家之后只專注于國內市場,毛利可能在30\%以下,但如果客戶資源在海外,或有部分海外業(yè)務,可能毛利率更高。但也不排除國內溫控廠家規(guī)?;巴M獍l(fā)展的可能,那海外市場的毛利也會和國內一樣低,但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。總之,國內溫控廠家扎堆的地方毛利率就不會高。
Q16:液冷玩家比較多,廠商與系統(tǒng)集成商合作粘性不高?
A:主要看集成商這邊。目前整體上集成商毛利率比較低,所以價格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口。質量很重要,但集成商也會考慮價格,盡管不會全部用最低價產品,但肯定有一部分份額能分到有價格優(yōu)勢的溫控供應商。
Q17:同飛與英維克競爭,價格比英維克低多少?
A:他不單是與英維克比,他的價格基本上比行業(yè)水平低十幾個點。如果同飛想打價格戰(zhàn),他可以做到比英維克、比高瀾低。之前SVG領域大部分是高瀾的市場,后來同飛以低15個點的價格進入,搶占了高瀾的份額。
Q18:溫控商海外出口時,與國內集成商合作還是與海外集成商合作?
A:現有階段找當地集成商更好,因為與國內集成商還是按照國內價格合作,價格偏低。
Q19:儲能溫控與機房溫控哪個技術壁壘高?儲能溫控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哪里?
A:①我認為機房溫控難度更大,中大型機房數據中心溫控要求更高,因為第一發(fā)展足夠成熟,行業(yè)標準已經發(fā)布,設置了一定門檻,第二數據中心風冷、液冷產品迭代速度更快,產品應用不是某一個產品,而是整個系統(tǒng)既有風冷,也有液冷、水冷介入,技術要求更高。
②數據中心溫控要求高不意味著其產品可以用于儲能,因為產品形態(tài)有較大差異。儲能產品業(yè)務更單一,風冷與液冷不能混合。
③溫度控制方面:儲能溫度控制區(qū)間高于數據中心,儲能電芯對溫度控制的要求更高,因為機房或服務器溫度過高不會熱失控,可以自己降額停機,但電芯一旦達到熱失控,停機也無法阻止。
④控制邏輯方面:儲能可以借鑒數據中心的控制邏輯,未來儲能行業(yè)會像數據中心一樣對節(jié)能、碳排放量、低能耗、可靠性提出要求,這種要求考驗廠家的技術。如果之前廠家在數據中心有積累,或者在節(jié)約能源、低能耗有積累,就有足夠的技術積累應對未來溫控的發(fā)展趨勢。但如果是從其他對這方面沒有積累的行業(yè)轉到溫控的企業(yè),目前做儲能溫控產品沒有問題,但明年、后年隨著行業(yè)發(fā)展和行業(yè)標準的發(fā)布,會有技術問題,因為能耗問題對沒有技術積累的廠商難度很大,短時間內沒辦法迅速降低能耗。所以說,作為溫控廠家,在其他行業(yè)覆蓋越多、其他行業(yè)的技術要求越高,對轉型儲能溫控越有利。如果沒有先前的技術積累,隨著行業(yè)發(fā)展與行業(yè)標準發(fā)布,難以跟上發(fā)展步伐,也難以找到競爭優(yōu)勢。
Q20:今年、明年儲能溫控的市場容量?
A:全球70GWh,其中大儲60GWh,戶儲15-20GWh。國內雖然招標額有60GWh,但可能2、3年才落地,今年實際落地大概十幾個GWh;50 GWh在海外,美國占比最大,根據預測數據,美國30GWh,歐洲不到10GWh,澳洲幾個GWh,日本更少。
Q21:明年預期?
A:全球大儲翻番,大概120GWh;國內明年可以到一點幾倍,20多個GWh;美國翻番,大概60多GWh,尤其是加州、德州關于新能源補貼法案通過之后,促進作用比較大;歐洲明年戶儲可能會大一點,大儲大概15、16GWh,可能預測還偏大了;澳洲受限于人口數量和工業(yè)總數,最多6GWh。
Q22:那明年全球120GWh還稍微有點勉強?
A:是的,如果加上戶儲可能更大一點,到160GWh,因為像澳洲的戶儲增加就比較大。
Q23:數據是個人預測還是公司市場分析?置信度高嗎?
A:這是根據明年溫控目標、集成商目前情況、海外集成商預期以及結合其他數據渠道推出,更多是個人預測。
Q24:公司角度會做這種市場分析嗎?
A:比較局限,一方面我們只涉及溫控一個很小的領域,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份額也會發(fā)生變化,盡管公司會做,但比較粗略,很難細化到供電側、用電側這種領域。溫控產品也不區(qū)分供電側、發(fā)電側,我們只關心熱量,只要熱量一樣,無論是供電側還是發(fā)電側,溫控產品都一樣。
Q25:公司有為整個溫控市場排量嗎?公司預期的市場容量是多少?
A:有,公司預期全球明年儲能溫控(不含戶儲)的市場容量高于120GWh,加上戶儲至少140GWh;今年全球大儲大概60多GWh,但我覺得這個統(tǒng)計比較粗糙。
Q26:寧德與陽光會自己做液冷板,那他們的機組、接頭、管路是買的嗎?
A:只買機組。
Q27:只買機組的話,1GWh價值量多少?
A:比較低,估計與風冷差不多,1GWh3000多萬。
Q28:未來穩(wěn)態(tài)時價格穩(wěn)定后1GWh的價值量多少?
A:不算液冷板的話我覺得應該穩(wěn)定了,1GWh5000多萬,再降不太可能,廠商毛利率太低。
Q29:只采購溫控機組的話,穩(wěn)態(tài)1GWh的價值量多少?
A:陽光、寧德現在的價格已經比較低了,哪怕穩(wěn)態(tài)之后價格也不太可能再低。實際上目前單做陽光和寧德的供應商,毛利應該只有20\%多,平均25\%的樣子。
Q30:如何評價申菱?在陽光和寧德的驗證進度如何?森林也會采取低價策略嗎?
A:①今年、明年陽光那邊應該沒有申菱的機會,高瀾很早就與陽光合作光伏和風力的水冷項目,但現在仍沒有轉到儲能板塊,所以申菱想進陽光應該沒有這么快;②申菱作為寧德時代供應商已經驗證通過。申菱環(huán)境、高瀾等公司更多把份額都壓在寧德身上。
Q31:寧德與松芝有合作?
A:早就有了。寧德機柜最早與空調國際合作,后來慢慢簽了一部分給松芝??照{國際與松芝算是同一背景轉過來的溫控廠家,都是做車用品的,圍繞原來的動力電池做熱管理和新能源車的空調。松芝份額沒有空調國際那么大,但整體這兩家比其他家在液冷這塊更大。
Q32:比同飛大?
A:同飛今年沒進寧德時代供應商行列。
Q33:寧德出口北美的產品是不是都用液冷方案,這兩家廠家供貨?
A:是的。
Q34:同飛明年會向寧德供貨,聽說了嗎?
A:我知道。同飛、高瀾、申菱環(huán)境都把份額壓在寧德,現在空調國際在寧德份額占80\%甚至更高,明年他的份額會調下來釋放給其他家,包括松芝的比重可能也會上去。寧德明年主推集裝箱溫控,所以會稀釋一部分空調國際的份額,大概50\%釋放給新進溫控廠家,這幾家會參與招標,最終還是看招標結果。
Q35:寧德今年風冷和液冷占比?
A:液冷為主,風冷不到20\%。
Q36:國內大儲以風冷為主,海外液冷為主?
A:是的,國外液冷比重高很多,國內還不高。國內大儲除了光伏、新能源強制配比液冷,其他的地方還沒有用起來。陽光、寧德、比亞迪在海外基本全是液冷,但國內液冷比重不到30\%。
Q37:國內液冷的趨勢?
A:液冷占比在上升,但幅度比較緩慢。比亞迪國內大儲發(fā)電側配套項目還是風冷,不用液冷。風冷與液冷差別較大,但目前風冷也在做一些變化,會想辦法縮小與液冷的容量差距。我認為哪怕到2025年,風冷也不會消失,因為它可靠、成本低,未來還有生存空間。除非液冷電芯因為技術革新后價格下降至與風冷差不多,考慮到液冷能帶來的好處更多,廠家會大范圍使用液冷。
Q38:意思是電芯價格下降為溫控騰出成本空間,有利于液冷普及?
A:是的。
Q39:寧德液冷份額和風冷份額能拆一下嗎?
A:今年液冷基本就是空調國際和松芝,風冷是英維克和黑盾,同飛也供了一點。
Q40:寧德未來液冷份額會更加分散?
A:是的,由于寧德份額比較大,大家把增長空間都壓在寧德時代身上。今年寧德說包括戶儲在內所有一共70GWh,不過實際上大儲上應該沒這么大。
Q41:陽光的供應商份額拆一下?
A:10\%是蓋鼎,剩下的是英維克和同飛。陽光里液冷也是大頭,風冷是英維克和蓋鼎供應,液冷同飛的中標額最大,但實際發(fā)貨量8月份前英維克高于同飛,9、10月同飛可能趕上一點,但全年發(fā)貨量兩家最多持平,同飛不會超過英維克。
Q42:比亞迪的供應商份額拆一下?
A:比亞迪今年大概5GWh,其中60\%英維克供應,剩下的黑盾和阿爾西供應。液冷基本都是英維克供應,風冷蓋鼎、阿爾西、英維克都有。
Q43:今年寧德主要是空調國際,松芝好像12月才供貨?
A:松芝供了一批,后來又沒供了,后面又開始供,所以基本是他們兩家,沒有其他家參與。
文章轉載自科聞儲能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- 上一篇:液冷技術助力AI發(fā)展
- 下一篇: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強勁增長 中國成為主要推動力